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神农”中医药文化探寻之旅 浓浓药草香,传承文化情
发布日期:2023-07-28
点击数:28607
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皆有其药用。“小神农”研学之旅的第三站走进了朝阳学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追寻古代中医的历史脚步,通过“看”“闻”“问”“触”辨识各种类型的中草药。
“看”“闻”“问”“触”识百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课堂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薄荷有清凉止痒的功效,也有较好的芳香之气,所以家里可以适当种一些薄荷叶驱蚊。”志愿者一边介绍一边带领学生闻中草药发出的气味,志愿者将准备好的中草药放置在桌子上,学生通过嗅闻、触摸、观察外形、尝等方式来辨别认识薄荷、艾草、紫苏、藿香、菊花、金银花等,同时了解这些药材对人体的功效,“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根据药物五色对应五脏,黄色入脾,白色入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中,渐渐掌握中草药的小知识。
“认”“辩”“称”“做”承文化
认识了这些药材以后,我们就开始化身“小小药剂师”,使用古式的小铜称秤药材,我们都知道中药方是有相应的克数要求的,所以抓药、称药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准确抓药、如何正确用称、如何计算克数并把药打包。在活动最后,学生们通过图鉴卡认识了四十多种常见的中药材。通过传统的剪纸技艺和手工竹编相结合,制作了竹编中草药图鉴。
一草一世界,一木一浮生。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小朋友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体验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每位“小神农”都带着亲手制作的药包及竹编图鉴满载而归。愿将“中医情、中医梦”植入孩子们的心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学习、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