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州共青团 > 学习路上
办好“三件事”温暖青年心
发布日期:2024-01-31
点击数:2238

办好“三件事” 温暖青年心

 

“现场领到了春联、暖手杯等物品,让我们觉得这个冬天很暖,苏州这座城市很美。”近日,一场“青新聚力·暖新同行”苏州服务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冬日送温暖活动,让网约车司机曹师傅倍感温暖。

“青新聚力·暖新同行”系列活动是苏州团市委聚焦青年关切的实际举措之一,也是解决青年急难愁盼的生动缩影。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团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托各类团属阵地开展“我为青年办件事”实践活动,主动走向青年,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解难题,引导团员和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在暖“心”服务中感悟党的殷切关怀。

活用“青春阵地”,让实事办得更有力度。

“有了‘青春加油站’真的方便多了,我们网约车现在都是跑电车,冬天了掉电厉害,充电频繁。来这里能倒上杯热茶,无论刮风下雨,休息一个小时,很温暖,很安心。”这样的评价,在张家港的“网约车司机青春加油站”里时常能听见。

这个“青春加油站”是张家港团市委联合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团委共同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的一站式温馨港湾,站内充电宝、免费WiFi、饮水机、微波炉、自动贩卖机等硬件设施齐全,还会定期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子女开展电力科普教育活动,提供课后放心班服务。近期,为加强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引导,阵地布置有了全面焕新,“团团书柜”新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籍,休息区新设桌面立牌,青年们能够直接扫描登录线上学习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学习资讯。

类似这样的“加油角”“补给站”,在苏州还有很多。依托各类阵地,“我为青年办件事”实践活动的触角延伸得更广。“苏骑先锋”太仓总驿站提供关爱暖新政策“工具包”、主题团课“加油站”、普法维权“智囊团”等暖心服务,让外卖配送行业青年骑手感受到“家在太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苏州高新区青年人才驿站成了青年学习分享的“主场地”,流动团员们聚在一起,结合生活实际、求职理想,畅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学习心得感悟。胥口镇子胥社区积极开展“两新”领域融合赋能先锋行动,在社区门口打造“胥心驿站”,配备冰箱、微波炉、热水壶、急救药箱、充电器、书柜等设施,并设置需求征集本,收集新就业群体对社区建设、基层治理、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吸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驻足歇脚,享受团组织的暖心服务,把关怀的“温度”转化为工作的“热情”。苏州市住建局团委、住建行业团工委打造“质安卫士·工友港湾”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加水、应急充电、免费阅读等便民服务,首批建成的30个站点通过百度地图全面呈现,方便青年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出租车或者滴滴司机等一键查询使用。

回应青年关切,让好事做得更显温度。

实实在在为青年办件事,关键在于倾听青年心声,服务青年所需。

前段时间,寒潮来袭,全市成千上万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在岗保供,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如何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近一个月来,由苏州团市委组织开展的“青新聚力·暖新同行”系列活动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圈”,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青年关心的“小切口”着手,围绕关心关爱青年、提升职业技能等方面,拿出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积极回应青年关切。

在常熟,组织开展集中式“暖‘新’福袋”发放,为“两员两司机”青年送上暖心姜茶、口罩、手套、暖手宝等暖冬物资,现场提供义诊、政务咨询等服务,为他们送上一份温暖。在昆山,外卖配送行业团工委组织开展“情系新业态 冬日送温暖”关爱慰问外卖骑手活动,实地走访美团、山姆、叮咚、肯德基等企业外卖配送点4个,为骑手送上暖冬爱心物资2100余份,同时开展交流座谈会,深入了解外卖骑手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及诉求。金融行业团工委聚焦新兴青年群体,支持东吴人寿定制全国首个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专属保险“苏惠保”新业态新就业青年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挥金融暖“新”功能。

“青新聚力·暖新同行”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把脉”青年心声,有效“问诊”青年需求,让“两新”青年在苏州更有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系列暖冬关爱活动10余场次,覆盖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2000余人次,累计发放物资达10万余元。

聚焦“急难愁盼”,让难事解得更加精准。

“我现在的房间和我梦里的一模一样,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就像躺在快乐的梦里。”最近,家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的困境儿童小陈(化名)有了自己的“梦想小屋”。经过改造的小屋焕然一新,有了专门的学习区和休息区,实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团市委聚焦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困境青少年,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实际需求和微心愿,靶向发力精准解决青少年“急难愁盼”问题。其中,唯亭街道团工委启动“逆风飞翔、相伴成长”困境青少年关爱项目2.0版本,逐一入户开展走访排摸,共排查出108名困境青少年,形成“一人一档”信息数据库,发动10余家爱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认领物资捐赠、志愿服务、小屋改造等多样化帮扶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16间“梦想小屋”,极大地改善了困境青少年的成长生活环境。

此外,苏州团市委还依托蒲公英“1+2+3+X”关爱体系,以“暖冬行动”为切口,突出对城乡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来苏务工人员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发放“暖冬福袋”等御寒物资,强化结对帮扶双向联系。

吴江团区委联合爱心青年企业家走进“梦想改造+”服务对象家中,送上“成长营养礼包”“学习加油礼包”等,并与监护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们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叮嘱做好防寒御寒工作。针对困境青少年成长需要,相城团区委联合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凤凰少年书架”公益关爱项目,为自闭症儿童送上“阅读大礼包”。姑苏团区委在第三届“手拉手·心连心”冬令营活动中,嵌入“行走的思政课”实境学习,带领来自西藏林周县中学的30名学生团员走进“重走考察线路 重温殷殷嘱托”青年学习社线路,让中华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苏大附二院依托苏州团市委公益课堂《医院里的“核技术”》栏目,联合媒体拍摄组共同策划,通过情景演绎等方式进行“核”知识科普,以正确的“核”知识守护健康。